第三七一章 超乎寻常的喜爱-《重生之娱乐教父》
第(2/3)页
台湾和香港在某些方面真的很相似,两个地区的经济都在飞速的恢复和发展,都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同时两地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尤其是在文娱圈表现的更加明显。
在香港唱片和电影不断刷新票房纪录的时候,台湾的唱片和电影同样如此。
只不过台湾的本土电影因为台湾政府的奇葩政策被死死的遏制住了发展契机,所以大多还是从香港引进电影,也造成了台湾市场成为香港电影最大票仓的现状,香港电影与台湾市场的发展被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但是台湾在音乐发展上却是十分迅猛,同样是因为台湾的政策,外来资金不得在台湾拥有自己的唱片公司,只能选择和台湾的唱片公司合作。
因此,台湾的本土音乐发展很快,前世的八十年代就诞生了滚石、飞碟、上华三大新兴唱片公司,加上老牌的哥林唱片以及无数规模相对小一些的本土唱片公司,唱片公司一时间遍布台湾。
同时期台湾乐坛涌现出了罗大佑、李宗盛、小虫等知名音乐制作人,以及小虎队、小旋风林志颖、齐秦、周华健、苏芮、林慧萍、费玉清、姜育恒、王杰、童安格等一大批优秀和红极一时的歌手、组合,让台湾的本土音乐在八十年代同样发展到了巅峰时期。
相比较香港这样一座城市,台湾市场无疑更加的庞大,台湾的音乐市场发展也更加的惊人,销量自然也远超香港。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台湾,一般稍微有些知名度的歌手都能够卖出二三十万张唱片,这只是唱片销量的及格线,真正的大牌歌手至少要超过50万张。
像邓丽君、凤飞飞、刘文正、小虎队以及王杰这样红极一时的顶级巨星,唱片销量才都能够达到百万,这在香港是永远也达不到的成绩。
前世的香港唱片在发行期内最高销量是来自歌神张学友《真情流露》的九白金,也就是45万张左右的销量,这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台湾,有很多的歌手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
当然台湾和香港在这一点上实在是没有可比性,不过台湾市场也成为了无论是香港电影还是唱片的最大市场,台湾对于香港娱乐圈的影响十分深远,后世港片的没落无疑和台湾有着很大的关系。
华语校园音乐诞生于台湾,发展的也更加成熟,更加的受到台湾歌迷们的喜爱,而陈朗的这张《月朗星稀》无疑是校园歌曲的精选,里面每一首歌都堪称精品甚至是经典,因此无论是不是陈朗的粉丝都表现出了对这张唱片异乎寻常的喜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