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九章 谈判-《重生之娱乐教父》


    第(2/3)页

    “你们好,我是海山唱片的总经理郑镇坤,这是我的秘书小杨,非常感谢三位从香港特地赶过来。”郑镇坤完全不像是身背上亿债务的人,一脸的轻松豁达。倒是一旁的年轻人面带忧虑的问候了一句就不再开口。

    “你好郑总,我是陈淑芬,很高兴您能够同意这次会面。”陈淑芬笑着和郑镇坤握手道。

    “不同意也不行了,公司实在是危如累卵,我也快撑不住了。”郑镇坤摇头道,直接说出了自己的难处,这让陈淑芬和陈父都是一脸的惊讶,这可是谈判,现在暴露自己的短处只会让对方压价,这个郑总是怎么想的?

    不过陈淑芬和陈父想起陈朗对郑镇坤这个人的评价:心胸开阔、豁达,是个真正热爱音乐的人,其对音乐的热爱,更胜过对金钱的追求。

    “相信我们的来意郑总已经知晓了,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们是想要完全的收购海山唱片,包括所有的唱片歌曲版权、黑胶工厂以及完整的发行渠道,不知道郑总对于出售的价格有什么要求?”陈淑芬在确定了郑镇坤的性格后也是单刀直入,直接就问最关键的价格问题。

    “我没有什么要求。”郑镇坤依然一脸的淡然,“我这次前来只是抱着一线希望,海山是我自己理想的音乐王国,我不想让他沾上太多的倾轧与黑幕,我希望金钱和音乐之间不要有太多的瓜葛,能够让音乐独立在金钱之外。

    当然我并不是说不需要金钱,但是我希望公司能够不要插手歌曲创作的事情,让音乐人自由的创作,否则会限制到音乐纯粹的本性。”

    郑镇坤如此说的确是因为他是个音乐的爱好者更胜过商人的身份,他给予旗下歌手以及音乐人很高的薪水待遇以及分红,就是不想让大家为了钱而担忧,而是要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做好音乐上。

    同时在海山唱片陷入困难后很多的人选择了离开,郑镇坤也没有阻止,甚至没有一点怨言反而觉得这是十分正常的人才流动而已。

    在没有基本的物质保障之下,谁又有心思真正的关心音乐,所以郑镇坤没有给离开的人设置任何的障碍,任由这些由海山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跳槽离开,这样的公司老总恐怕是只此一家了。

    对于郑镇坤的话陈淑芬和陈父是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位海山老总是个如此理想主义的人,不在乎金钱只在乎音乐,两人心里也是肃然起敬,以前只是听陈朗的推崇,现在真正具体到利益的时候还能够如此,果然是个胜过商人的音乐人。

    不过陈朗在两人来之前就吩咐过,两家公司合并后不插手公司的管理,只是派人监督以及管理财务收入,其他的都让两家公司的老总处理,因此对于郑镇坤的要求本就在陈朗这次谈判的让步之内,但是为了做到最小的付出以及最大的利益,陈淑芬和陈父当然不会现在就说出这些。

    “在来之前就听说您是个喜爱音乐的人,看来的确不假,甚至大家都低估了您对音乐的热爱程度。”陈淑芬恭维道。

    “我们这次准备的条件,首先是承担现在海山唱片的所有银行贷款,现在海山还欠银行8000万台币的贷款,我们可以先一次性偿还2000万的贷款,剩下的6000万分6年还清,同时我们会支付给您2000万,当然我们要求得到公司的所有股权。”

    陈淑芬话刚说完,叫小杨的年轻人就急道,“这不可能,让你们获得了所有的股权,没有人限制你们,如果到时候你们只把海山当做赚钱的机器,这与海山的一贯宗旨不符。”

    郑正坤听完并没有什么表情,而是示意陈淑芬继续。

    陈淑芬看了小杨一眼道,“我们8000万替海山唱片偿还贷款,就是希望能够将海山拉出泥沼,其后我们还会再给公司注资1000万,用于公司重整旗鼓。这次我们是带着诚意而来,就是希望曾经的三大唱片之一能够卷土重来,重塑曾经的‘海山音乐王国’。”

    郑正坤听到“海山音乐王国”的时候有些触动,眼神似乎都变得迷离,陈淑芬和陈父看着出神的郑正坤也不说话,直到郑正坤自己回过神来。

    “公司的股权我必须要有超过30%,钱我到是无所谓,但是我不希望海山变得充满了铜臭味,邵大亨可完全不懂音乐,让他接手海山,我不得不担心海山的未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