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武举举荐-《小公爷的宠妻很凶猛》
第(3/3)页
唐时中心里盘算着宋昭真实的想法,原本以为宋昭会在府里有所表示,所以他才急冲冲的赶了过来,但见徐氏与宋艺的表情,看来她们也是才知道此事。
“母亲且先放心,我与兵部侍郎郭宏的儿子称得上是同窗,我现在就去找他,先问问这名单是什么时候确认的,等我了解了情况,自爱回来与母亲详说。”
安国公府里可以称的上都是女眷,徐氏平常看起来十分精明,但遇到大事也是没有了主心骨,如今唐时中说什么便是什么,练练点头。
宋艺十分满意自己夫婿的表现,刻意再徐氏的面前吹捧了几声,唐时中给了她安抚的笑,便急冲冲的又往外走了。
但唐时中并没有直接往郭家去,而是交代车夫将马车驶去了皇甫府。
今日需要上朝,皇甫邵自然还未回来,皇甫泽被翰林院辞退之后,调往礼部,是没有资格上朝的,如今他正好在家。
听到下人通传说唐时中来了,自然知道他所为何事。
唐时中进了外厅,就看见皇甫泽正坐着看手中的信件,见他来了便一笑,招呼道:“时中来了,坐。”
唐时中朝着他拱手后坐下,问:“子轩是在看今日兵部的报告吗?”
皇甫泽仰手将手中的信件递给唐时中看,他草草扫过一眼,心里头便是有底,印证了他在宋家的想法,说:“所以宋昭是太子亲自举荐的?”
皇甫泽眼里是笑,但笑意并未直达眼底,反而这种阴森的笑给他的俊颜增添了几分阴枭。
“没想到宋太微竟会同意如此破釜沉舟,要知道武举不比科举,是没办法作弊的。”
皇甫泽说的没错,武举比科举难的地方就在于在实战之中,是没有办法像比试兵法一样可以作弊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世子子弟即便通过了举荐,若没有真才实学,在兵法那一栏还可以作弊,到了实战就会原形毕露。
“宋太微一直深藏不露,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水平……”皇甫泽一直对宋昭有些警惕,但是他这个人实在太神秘了,前十年他极少出现在朔京,众人对他的印象也就只有安国公府不安分的世子而已。
待回了朔京之后,宋昭就进了太子麾下,似乎从那个时候开始,顾知行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听说宋昭将宋昌也报了上去?安国公府一府两位公子,都参加了举荐?”
唐时中忙将自己在送宋家打探回来的消息与他说了一遍,皇甫泽沉思片刻说到:“他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我想宋昭想让宋昌参加,一定是想看他出丑,但是却没想到,宋昌入了国子监,可以成为我们的内应。”
唐时中明白过来,宋昭的身份实在太过特殊,如果让他考取了武状元,就等于直接有了官身,他自己都可以为他自己请命继承安国公的爵位,又是武将,又是国公,顾知行将会得到一个极为有用的收下。
这不是皇甫父子愿意看到的,所以她们一定要想尽办法将宋昭拉下水。
唐时中知道了皇甫泽的意思,很快便告辞离开,他还有很多事要处理,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说服徐氏能够同意宋昌参加。
徐氏是个万事都拿不定主意的人,宋艺自从与唐时中过了文定后,凡事便以夫君的话为主意,所以即便宋昌再怎么不乐意去国子监参加武举,也拗不过所有人,只能在腊月十五,苦着一张脸由一堆小厮护前往国子监。
所有参加武举的人都在今天等候再国子监的校场大门口,等待今年的考官出现。武举又不比科举,除非是特别喜欢,不然习武之人都是家境较为困难的家庭才会送孩子专门去学武。
这里便能看出等候再国子监大门口的人的形象都是如何的。
宋昌独一份坐着马车,由四五个小厮,拎着大包小包送到了国子监门口,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看他的表情都有些不同。
宋昌看着周围一圈不是满脸横肉,就是身上有疤,不由自主的咽了咽水口,有些害怕的缩了缩脖子,不敢下车。
徐氏也跟着来了,掀起了车帘往外看,念了一句我弥陀佛,心疼的看着宋昌说:“我的昌儿要受苦了……”
宋昌哭丧着脸,抱怨到:“都怪宋昭!他就是想害我,所以才会替我报名,母亲,儿子要是进去了,说不定都没命出来,母亲你舍得吗?”
徐氏连忙捂住他的嘴巴,说了一句大吉大利,劝道:“你姐夫说的没错,咱们不知道宋昭到底打的是什么注意,如果他这次参加武举是太子从中替他安排的,万一这当中有什么阴谋,让他考到了状元,对我们来说事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如今他既然将你的名字一起报上去,你就有理由跟在里头看,母亲也不愿意你在里面受苦,但为了你的将来,你一定要参加武举。”
宋昌还是不愿意下车,徐氏见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让人将他拉下马车,这么一折腾,又引来一群人侧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