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九月一到,唐月就要到京市大学报到,建宁也要开学,照顾四个小宝贝的任务就落到了姑姑吴彩云程月美和阿姨的身上。 考虑到孩子比较多,一旦闹腾起来人手有点不足,加上六个月的宝会爬了,一个不注意就爬远了了,建宁跟唐月又忙,大家商议一通,决定再找一个阿姨。 吴彩云说这事就包在她身上,她大闺女婆婆的妹妹就是个干活麻利的,自己孤身一人带着一个闺女,闺女今年二十了还没有婆家,娘俩一直想着出来找个活干的。 在村里孤儿寡母的不好过活,出来谋个营生攒点钱也好给闺女找个差不多的对象。 在村里,这般年纪的女孩子大多都有对象的,可这个闺女心气高得很,种地的庄稼人压根看不上,为这事娘俩没有少怄气。 吴常远说给孩子找活倒是简单,不过初中毕业也文化又不高,也就是干一些出力气的粗活。 找对象怕是就帮不上忙了。 吴彩云急忙说,能找个按时发工资的活就好了,哪个不比种地强?感激都来不及呢,自然是不敢嫌弃的。至于能不能找个称心的对象,那得看她自己的本事。 要是小姑娘都跟月月似的,自己优秀还愁着找不到好对象? 这叫什么锅配什么盖! 这事就这么定下了,开学之前,吴彩云把人带来了。 张小梅四十出头五十不到的年纪,打扮得利索板正,一头齐耳头发用一个发箍别在脑后,身上穿一件深蓝的确良半袖,脚蹬一双千层底,身边跟着一个扎着大辫子的清秀姑娘,个头不高,进来之后一直低头不敢喊人。 既然是吴彩云介绍来的,大家伙自然是放心,吴常远托人帮着把张小梅闺女张青青安排到距离吴家不远的一个国营饭店做服务员,管吃管住一个月三十块钱,张小梅吃住在吴家一个月四十块,娘俩自然免不了又是一番千恩万谢。 唐月安心到学校报到。 开学前,唐月特意打电话给董欣,嘱咐董欣给秦向晴一千块钱,并嘱咐董欣带话,让秦向晴有时间给她打一个电话。 秦向晴来京市上学肯定是要带着秦向雨的,她想着帮着她安顿一下住处,当时秦向晴把家里的那么多的古董一股脑都便宜卖给她了,她供她上学那是理所应当。 可直到开学,也没有等到秦向晴的电话。 小晴向来自尊心强,肯定是不愿意麻烦她。 也罢,秦向晴报考的京市师范大学,等安顿下来过去找她就是了。 为了照顾孩子方便,唐月申请的走读,每天骑着自行车出门,晚上放学再回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