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亚历山大却摇了摇头,“不行吧,咱们两国接壤,距离很近,民众之间有的人,也有你们华夏的朋友。而且就算他们不了解,航空公司肯定也会派人去实地探查。一旦得知你们华夏确实存在商品积压的话,必然会大力打压价格。”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余天当然想到航空公司会派人调查。 但是他不怕。 谁说黑省积压的物资非要卖到苏联? 卖给正值战乱的伊朗行不行? 卖给更为落后的印度行不行? 总而言之。 不管卖给谁,都不卖给苏联,为的就是制造紧张稀缺感,以此来提高价格。 况且。 余天早就对李婉柔做了详细说明。 这次在黑省考察以及帮助大小老板们解决问题,其要宣扬的买方,可以任意设定,只要不是苏联就行。 最为重要的是。 余天所说的一切都有据可查。 因为他本身就在全国各地都有连锁产业,更是与国外有过通商经验,甚至在深城也有商贸公司,与港城之间还有港口通商记录,东西卖到世界任何地方,都算是合情合理,谁也说不出来什么。 “哇哦!” 亚历山大竖起大拇指,“明白了,意思就是说,咱们先想方设法进购一批食品,对外宣扬,来之不易,通过黑市或者其他各种渠道将价格提高。等到真正以物换物协议达成之时,食品的价格也已经水涨船高。到了那时,原本一盒罐头的价值可能已经翻了一倍,然后你就以更低的价格买下更多的飞机,获得更多的利润!” “错了。” 话音刚落,余天轻轻摆手,笑着指正道,“不是我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是我们。亚历山大,你不止是丁力的好兄弟,更是我们晨曦集团在苏联最优秀的合作伙伴,有了好事情,我们怎么可能不分你一杯羹呢?” 一番话说得亚历山大心里这个舒爽。 不但倍受重视。 而且还有钱赚。 真是两全其美。 亚历山大恨不得马上就出去搅翻市场。 只是... 他还有另一个关键性问题,“如此一来,民众们购买食品的价格肯定也会随之提高,最终受苦受难的人不还是老百姓吗?” 是个讲究人。 余天也早想到了这一点。 别人做生意可以没有良心,但余天必须有。 第(2/3)页